【信息时间:2021-09-16 阅读次数:】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强调“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要注重用户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换位思考、服务为先、群众至上。紧扣全面提速经济发展、全面提升保护水平、全面提质民生保障等“一年冲刺系列行动”的重要部署,姑苏区行政审批局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以“惠服务”品牌为引领,突出服务保障主责,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为着眼点,努力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找最少的部门、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时间、交最少的材料”目标。
一是坚持“汇”力通办,创新创优惠企举措,服务全区产业振兴。突破思维桎梏,整合跨层级、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的分散资源,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创新改革举措,助力产业振兴发展。“全链式”审批产业园服务更周到。为重点产业园入驻企业提供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预约银行开户、涉税事项、社保开户、公积金开户6个环节最快0.5天集成办理的“全链式”审批服务,不断扩展服务产业园,壮大帮办队伍。创新企业开办“一表填报、一人帮办、一窗受理、一次领取、一日办结”的“五个一”便捷服务。“政银合作”企业开办更便利。在11家银行网点开设“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窗”,培养银行帮代办人员,实现开设企业快捷办、优惠办、集成办、就近办、帮代办。在建设银行城中支行试点启动政银“惠”通项目,引入公积金、税务服务等增值服务,拓展政银合作服务广度。“C7联盟”城市互通更快捷。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互通共融合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C7联盟间的“一体化”协同关系,通过尝试政务服务“二维码”、掌上政务专栏、组建“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志愿者联盟”等形式,进一步整合长三角区域为企服务合力。探索与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周边城区协作联动,推进跨区通办。
二是坚持智“慧”速办,做精做好工程许可,服务古城保护更新。要依托全程网办等智能化、数字化手段,紧盯古城保护更新示范工程、重点项目,提前介入、靠前服务、优化流程、快速办理。不断健全审批链条。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工程项目建设审批链,承接并受理辖区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许可业务,并推进投资立项事项划转。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区”设置,按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许可、工程建设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优化,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围绕“百日攻坚计划”重点项目,以平江片区保护示范工程、美罗南扩工程等为试点,为传统建筑保护性修缮、街巷整治提升、传统商圈振兴等重点项目提前服务指导,实现最快1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切实加快推进古城保护项目落地见效。数字赋能助力转型。积极融入省市“一网通办”建设,规划建设好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应用,重视用户体验,强化无感切换,增强数据归集交互、共享反馈和业务支撑能力,助力数字政府建设,为“不见面审批”提供保障。
三是坚持“惠”民优办,落实落细便民实事,服务名城民生福祉。始终聚焦群众办事不方便、不快捷的问题,围绕更好地服务群众宜居、宜业、宜游等需求,强化政务服务功能,加快塑造“苏式生活典范”。高效办成“一件事”。将部分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打包成“一件事”,提供套餐式、主题式服务,实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已实现4项“一件事”掌上一键申报和21个“一件事”指南式展示,将不断推进“一件事”一窗办、线上办和掌上办。就近只跑“一扇门”。完善区、街道、社区以及产业园、楼宇等“1+8+110+N ”的“惠服务”政务服务体系,使企业群众就近“一站式”办理。统筹推进基层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设,采取与银行合作联动、改造商圈便民站点、升级为民服务中心、推出延时预约服务等举措,提供“不打烊”智慧政务服务。窗口服务“一口清”。开展全区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考核指标和场所建设标准化,推行窗口6S规范、标准服务3-2-1法则、“五步”基本用语,努力提升群众满意率。
(本文作者系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党组书记 翟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