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6-28 阅读次数:】
一是部门协同开启加速度。姑苏区深入挖掘科学教育的潜在优势,积极盘活科技创新教育的各类资源,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综合素养。2017年,姑苏区制定《姑苏区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方案》,将科技教育列入改革实施项目之一,并制定《姑苏区小学科技教育实施方案》,指导学校做好科学教育工作。学校科学教育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评。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杨军兼任姑苏区科协副主席,教育和科技部门深度合作,调动更多的科学和教育资源,组建姑苏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协会,设立姑苏区青少年科教实践基地,开启全区科教发展“加速度”。2024年,区域新增4所“十四五”苏州市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截至目前,区内省、市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增至22所。
二是多方聚力激发活力。教体文旅委联合区科协设立姑苏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奖金用于每年对优秀学生、优秀辅导员、先进团队进行表彰。2022年,姑苏区率先建立区级科技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每年拨付配套经费用于工作室活动,为助力科学教育研究、科技赛事辅导注入新动能。区域出台《姑苏区科普场馆年度绩效考评办法》,设立10万元区级科普场馆管理服务奖补专项资金;结合“双减”积极寻找资源,引入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科协资源平台,全年引导30所学校开设100个科技社团,并为其提供活动经费20万元。
三是课程实施规范多元。姑苏区严格落实国家课程相关要求,开足开齐科学、信息等科学类课程和实验教学,教材中必做实验百分百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实施。各校按要求设置科学实验室等专用室场,规范管理实验室,保障学生实验室里完成课堂教学。各校着力推动科技类校本课程发展,截至2023年11月,全区中小学共有科技类社团超过260个,涵盖模型、编程、机器人等多个门类。区域编写出版《伴我玩科学》《童趣“AI”——机器人设计与编程》等科普科技读物,作为国家课程补充读物,丰富区域科学教育资源,深化科学教育内涵。
四是名师领衔助推成长。区域开展分层骨干教师的培训,针对青年教师,组建骨干教师队伍,开展科学教学教研工作,为教师的培养搭台子、铺路子,全力助推教师团队成长,构建了名师领衔、抱团成长、整体素质高、科技辅导能力强的姑苏科技教师团队。姑苏区科技类骨干教师中,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苏州市名教师2人,苏州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3人,区级(市区级)学科带头人31人;除37名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外,姑苏区科技骨干教师中还有国家级裁判、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比赛优秀组织者、省级优秀教练员。依托1个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3个区级学科类名师工作室和3个全省首创的区级科技辅导员名师工作室。2024年6月,姑苏区1名教师入选“江苏省科普领航员”培养对象,该工程苏州大市仅4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