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12-10 阅读次数:】
一是挖掘+培育,健全传承体系。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提升发展行动,针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申报要求,发动属地街道、联动姑苏区非遗保护联合会,根据《保护区、姑苏区非遗文化人才培育实施意见(修订稿)》等政策,积极为传承人搭建交流展示互动的平台;开展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新媒体传播、跨界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启动“守艺播种计划”,推进非遗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挖掘培育一批优质姑苏非遗资源。今年共新增1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69名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新增人员中“80后”31人,“90”后 9人,有效彰显非遗新鲜活力。目前我区共有区属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4人,区属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0项。
二是跨域+跨界,拓宽传播路径。区教体文旅委多次组织文旅部门、姑苏区非遗保护联合会与山西平遥、陕西西安等省市开展互鉴交流,目前已与陕西省非遗产业促进会、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5家文商旅单位签订8项合作意向协议,促进双方在资源开发、非遗活化、文旅推广、客源互送等方面的互动提升、交融发展。运用苏州匠人非遗技艺,融合陕西多地代表性元素,以丝绸之路、汉唐文化为主题打造了“一带一路”主题非遗文创阶段性产品;启动苏州、西安两地青少年研学交流试点项目,以“非遗+研学”模式开发“秦汉唐”“宋明清”特色研学产品,打造“一脉中华 东西研学”研学品牌,推动非遗文化的跨界发展,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是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品牌影响。区教体文旅委积极推荐组织非遗传承人赴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地开展对外交流,截至目前推动超30人次、20余项非遗项目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自信展示非遗文化。此外,苏绣、缂丝、评弹、剪刻纸、仿古铜器、桃花坞木版年画等非遗文化也陆续参加苏州全球招商大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哈尔滨)文旅推介等高规格展览展示活动近百次,有效提升了姑苏非遗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力。在2024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召开之际,姑苏区还联动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等九大城市以“十城联动”形式,在上海市陕西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陕西大厦举办了“苏陕‘沪’邀 文旅共进”姑苏文商旅推介活动,活动吸引了100余家来自陕西省、苏州市等的文商旅企业、文博场馆、商会社团及非遗保护单位共同参会,有效促进东西部资源互鉴互补、互利共赢,释放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