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5-04-02 阅读次数:】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以来,姑苏区严格按照上级部署,结合区域实际,深入开展1657处“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复核以及新发现文物调查工作,推动“应保尽保”。
一是强化普查团队建设。组建由文物、地理信息、历史、人文等专业人才组成的文物普查团队,按照东、西片区平行开展外业普查的工作模式推进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目前已基本完成“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实地复核工作,正在推进普查成果处理和数据上传。
二是加大新发现文物调查。积极践行国家文物局文物认定标准,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集文物线索,梳理行业名录信息,甄选了具有历史价值、体现时代特色的古建筑、古构筑物等列入新发现文物点,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系统保护。3月31日,江苏省文物局主要领导一行莅临姑苏区,围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复核及新发现文物调查工作开展现场调研,对海棠亭、第一直河驳岸等新发现文物点开展调研指导,对姑苏区文物普查成果给予肯定。
三是高度重视普查质量把控与成果应用。首创举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技能竞赛,普查团队从普查组织、成果质量、亮点收货和语言表达四个方面开展同台竞技,邀请尹占群、胡石、居易等文物行业专家进行打分与点评,全面提高了普查骨干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推动普查成果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