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5-04-16 阅读次数:】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积极参与整合商会、协会、工会、学会等不同领域专业力量,推动建立“社会解纷在前、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开展类型化纠纷多元化解工作。2024年至2025年3月,调解案件分流7778件,调解结案6989件。
一是激活行内解纷“动力源”。与区工商联共同制定助推商事纠纷多元化解的实施意见,完善常态化协作机制,先后整合金融、保险、文旅、现代物流等9家辖区重点商会的解纷力量,设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司法工作站,搭建起诉与非诉的对接桥梁。积极释放“法官指导+商会调解”双重叠加效应,引导民营企业优先选择商会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切实做到“行内事行内解”,对调解成功的依法进行司法确认或出具民事调解书,调解不成的优先转入诉讼程序,扎实保障诉调对接机制高效良性运转。
二是拓展争议解决“朋友圈”。创新推出“天平润福居”品牌项目,参与苏州市房地产协会牵头辖区重点物业企业开展的专项治理行动,妥善处理涉问题楼盘矛盾纠纷。锚定助力姑苏古城文商旅消费经济更出圈,与区消协共建消费纠纷联动化解工作机制,合力打造“无讼市场”“无讼商圈”,推出诉调对接、调解指导等12类合作事项,成功化解“预付式”消费、商家虚假宣传等各类消费领域纠纷,还与市旅游文化产业协会、区教体文旅委等部门建立联动解纷体系,化解涉旅游纠纷410余件。与区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联合出台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共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指引、援助、调解、仲裁、诉讼等“一站式”法律服务。
三是利用专家资源“把脉问诊”。与区法学会共同成立全市首家由高校学者及公检法司律组成的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主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矛盾纠纷进行“把脉问诊”,为疑难案件办理提供专业的意见建议。在涉污染环境新类型案件审理中,召集法学、环境生态学领域专家开展论证研讨,为案件处理提供咨询意见。与医学会、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医调委、三甲医院等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定期通报、交流医患纠纷调处、审理情况,确立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