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4-06-28 阅读次数:】
2024年上半年,区城管委坚持整体思维、系统谋划,聚焦古城停车管理难点,瞄准街巷线缆整治痛点,有序推动停车设施信息化发展,保障地下管网安全运行,丰富绿色出行服务,聚力刷新“颜值”守护“肌理”,全力推动姑苏区“中心+”“文化+”“数字+”建设,软硬兼施做精苏式生活典范,赋能古城高质量发展。
一是智慧停车迈上新台阶。一方面,助力实现“一个平台,一次注册,全市通用”整体目标,研究制定《姑苏区通停通付工作推进方案》,分两批次集中攻坚,大力协调停车场经营单位加快推进停车无感支付功能开发,系统推进辖区文体设施、交通枢纽、医疗设施、公园景区、标志性商业体等重点停车场接入“通停通付”平台。另一方面,运用巡检车、地磁、路牙机、翻板等多种智能设备,因地制宜实施路内泊位智能化改造,累计完成嘉余坊、庆元坊等20条道路智能化改造。
二是停车管理实现新提升。通过工程项目带动、路内停车泊位优化等方式,全力新增停车泊位。其中,新增嘉业路等路内停车泊位200余个,校核统计平海路公园、城乡建设档案新馆等停车场新增公共泊位2000余个,扩大有效供给。同时,进一步盘活利用现有停车资源,平江实验小学、姑苏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属地机关单位停车场在五一、端午节日期间对游客免费开放。并协调蓝芳华文化创意园、江星广场等停车场泊位对外共享,对周边居民实施优惠停车收费政策。
三是管线管理取得新成效。加快实施2024年街巷弱电架空线缆整治,完成学士社区、阊门社区、玻纤路社区、泰南社区、胥江社区、信记社区、石路社区约95条街巷整治。并结合百日攻坚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干将路、三香路、道前街及大公园片区入户线整治。同时,认真落实城市道路窨井盖设施专项整治,制订《姑苏区地下管网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督促道路养护部门随路批量实施井盖整治任务。
四是绿色骑行增加新动能。针对古城保护定位,全力参与打造以“公共交通+慢行系统”为主导,其他方式为补充的交通体系,结合十全街特色文旅街区建设,在主街沿线新增燕家巷北、南园宾馆等5处港湾式公共自行车站点,并创新服务路径,优化锁车桩朝向,释放人行道板空间,提高市民出行安全性。同时,充分发挥公共自行车蓝牙性能优势,在古城南门地铁站试点“无桩化”运营管理,在站点出入口设置电子围栏停车架,加装蓝牙信号接收器,市民游客可通过“苏周到”APP扫码借还,缓解用车高峰期还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