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5-01-14 阅读次数:】
一是建立“四驾马车”协作机制。依托架构治理、数据治理、安全治理、项目监理等第三方专业团队,组建了项目“回头看”专班。结合信息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件、验收材料等资料,以及区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资源编目及挂载情况、信息系统渗透测试和日常网络安全巡查情况,以材料审核、情况汇报、系统操作、信息比对等方式,对信息化项目进行“回头看”,着重查看项目合同、投标文件执行情况、建设管理的合规性、数据共享开放的质量、网络安全建设情况和信息系统运行质效等。
二是制定“回头看”工作规范。围绕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管理、使用三个维度,构建了18类46项核心评估指标。项目建设方面,着重评价项目立项的充分性与程序的合规性、绩效目标设计的合理性与达成情况、项目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项目架构符合度情况、数据治理情况等;项目管理方面,着重评价项目内控管理制度及机制的完善性、过程管理的合规性、验收管理的规范性及资金支付情况等;项目使用方面,着重评价信息系统的运行质效,包括云资源使用情况、功能模块使用频率、数据资源更新情况、运行安全情况及宣传推广情况等。针对软件开发类、硬件采购类、服务类、运维类等不同类型项目,采取不同的评估指标。2024年11月20日,由区数据局局牵头制定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行绩效管理规范》正式发布,为全市首个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行绩效管理方面的地方标准。
三是形成“回头看”闭环管理。经过多年实践,姑苏区信息化项目“回头看”工作形成了“计划-评估-通报-整改-确认”的管理闭环。按照“数据汇聚量大、业务协同性强、应用覆盖面广、应用重要度高、已发现问题多”的原则,以“一个部门一次看完”的基本要求,每年年初排定年度项目“回头看”计划,逐月开展信息化项目“回头看”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以清单形式反馈给相关部门,督促部门逐一整改,部门需将问题整改情况及时反馈至区数据局。2024年整年,完成26个部门137个信息系统的“回头看”,提出问题和优化建议357个,目前已督促整改完成229个,其余问题全部“清单式”跟踪督导,确保所有问题“逐一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