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5-02-14 阅读次数:】
从百米小道到苏式老街,姑苏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用“小而美”的改造润色城市肌理,同时着力解决市民群众关注的停车难、道路破损、立面污损、店招店牌陈旧等城市管理问题,在保留街区市井烟火气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城市面貌。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变,不仅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也让市民在点滴之间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怀。
“以前,这里人行道板坑坑洼洼,走在路上都能听到地砖咯噔咯噔的声音,一到下雨天道路就更难走。如今改造好了,我们出行变得方便多了。”家住姑苏区桂花新村的市民刘阿姨指着这条连接桂花新村东门和竹辉路的清桂弄说。据悉,清桂弄虽然长度仅100余米,却是小区居民出行的“咽喉要道”,两侧的商铺还是小区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场所,人流量大,烟火气十足。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里的道路问题逐渐凸显,人行道坑洼、墙面污损、店招陈旧,严重影响市容和居民生活。
近期,姑苏区城管委联合沧浪街道,对清桂弄破损的人行道板砖进行修缮。经过施工人员的全面更换修缮,路面变得平整开阔,居民出行更安全。此外,姑苏区城管委还对桂花新村周边杂乱架空线缆进行整治,使天际线重归清朗;通过增设非机动车充电桩等方式,解决飞线充电隐患,为商户经营提供便利。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微更新”项目不仅着眼于基础设施,还注重提升街区的整体形象。比如,清桂弄东一、二层及西一层商铺外立面斑驳,经过施工队伍粉刷升级,750平方米的墙面焕然一新,成为商业街的一张崭新“名片”。外立面上,统一安装的12个与墙面色调和谐的空调外机罩,让凌乱的空调外机成为街边的风景。
在桂花新村“微更新”改造中,竹辉路口两侧的橱窗改造更是一大亮点。施工人员结合区域特色,在橱窗玻璃上覆盖 “桂花”主题字画装饰布,原本单调的橱窗成为街头引人瞩目的视觉焦点,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打卡。同时,姑苏区城管委联合沧浪街道积极引导街区商户结合自身业态,自主更新店招店牌,展现年轻化、个性化特色,激发商户参与街区建设的热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让原汁原味的姑苏古城“烟火气”迸发新的活力。
西中市作为老苏州美食打卡地,也于2024年末开启了“微更新”之旅。据悉,西中市承载着市井生活的温度,却也面临非机动车停放难题。为破解“停车难”,姑苏区城管委联合属地街道,“开源挖潜”优化资源,在阊门内下塘与阊门西街交叉口,新增带车棚和智能充电桩的集中停放点,在保证车辆集中有序停放、充电的同时,又能让非机动车免受日晒雨淋。阊门城墙东侧小游园的“边角地”也被改造为停车区,释放更多空间。针对人行道与主路高差导致的停车不便,西中市两侧增设26处三面坡,打通停车“最后10米”,让市民轻松挪车,道路通行更有序。
摘自2025年2月14日《苏州日报》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苏城轩